《抗战之我每天一个签到大礼包》转载请注明来源:我读屋woduwu.com

李云龙笑嘻嘻的问齐大兵,众人皆为齐大兵捏了一把冷汗。

在新一团,谁敢质疑李云龙的命令,恐怕他早就开始骂娘了。

张大彪压低了声音道:“兄弟,赶紧道歉,团长这个人爱骂娘着呢。”

“呵呵!”

齐大兵笑了笑,算是谢过了张大彪的好意,但他还是道:“李大哥?你用的人太多了,目标太大。你这一个排穿插过去,你要干什么?你是去打仗吗?倘若要是打仗的话,别说你一个排了,哪怕是一个团过去都没用。

那小鬼子有多少人?我刚才听说至少有三个联队一个旅团的伪军。

这么多敌人,你一个被打残了的新一团都压上去够吗?”

齐大兵啪啪一说,别说在场的人,哪怕李云龙都要竖起大拇哥。

李云龙笑道:“真没有想到,兄弟也会用兵啊?”

“李大哥过奖了,我今天也是第一次与小鬼子打仗,但是我有一个朋友,曾经是讲武堂的学生,我又喜欢这个,就跟着学了一些。”

齐大兵解释的很完美,李云龙又高看了齐大兵一眼。他就说嘛,为什么齐大兵有这些东西,而且对于排兵布阵也有涉猎,原来是听过讲武堂的讲。

这个讲武堂李云龙知道一些,与保定、黄埔那些军校差不了多少。

于是便虚心求教道:“那兄弟,你看多少人合适?”

而此时,齐大兵也不藏着、掖着了,说:“两三个人足以,咱们拿的是药,又不是武器弹药,一两个人便把药给拿了回来。”

“那要是碰到了小鬼子怎么办?两三个人,那岂不是很危险?”张大彪反问道。

“如果被小鬼子发现,两个人与一个排的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而倘若说有区别的话,就是两个人死的少点,一个排死的人多点而已。”

齐大兵解释,在场的人尽数没有话说。

李云龙沉思,似乎是在分析齐大兵这样的思路对不对。

片刻后李云龙一拍大腿,说道:“兄弟,你真特娘的是个人才。”

李云龙夸人都带骂娘,齐大兵也是习惯了。只能陪着笑了两声。

而此时,张大彪道:“团长,让我带人去吧,我保证把药给你弄回来。”

张大彪自告奋勇,但是李云龙却咂嘴思考了一下道:“不,我看我这兄弟去更合适。”

李云龙这话是冲着齐大兵说的。

张大彪愕然了一下,但旋即便明白了怎么回事。齐大兵身上还有很多疑点,此时李云龙是试探齐大兵到底是不是奸细。

而与此同时,齐大兵听出这话中有话,心道:这个李云龙真是比猴子还要精。他让自己去,第一是试探,第二应该是想要看看自己的真本事,到底能不能从鬼子的枪口下背一个人杀出来。

“行,李大哥,就这么办。不过张大彪得听我的,而且我还得带一个人去。”

齐大兵直接开出条件。张大彪有些不是味的道:“兄弟?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新一团的一营长。你想命令我?呵呵!”

张大彪笑道,而且都不用想,这不可能的事情。他道是觉得,齐大兵是不

想去,才找出这么一个借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痴冬书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读屋woduw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东辰缘修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历史 连载 399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
亮剑

亮剑

都梁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历史 全本 52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历史 连载 10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