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我读屋】地址:woduwu.com

新的皇命传到马六甲之后,翁万达庆幸自己找了一个说法,让阿方索和赵俊他们提前开始了准备。

而他这一趟乘坐封舟巡视南洋的工要结束了,礼交部有命令:今年万寿圣节,京城有大庆典,南洋诸国使臣宜及时抵京。

翁万达人都麻了:如今已经快八月了,陛下的万寿圣节是九月十六,这如何赶得及?

“自马六甲到广州,王师年余来所向披靡,海寇远遁。如今正是南风北向,快的话,二十日可至广州。”

赵俊这样说,翁万达很苦恼:“即便归途一帆风顺,二十日到了广州,只是不到一月时间,又如何赶回京城?”

“翁大人,你想,马六甲这边什么时候把呈奏递入京的?”

翁万达听了汪直这么说,有点会意过来:“是四月底……”

汪直连连点头:“如今只是七月底,此去京城何止万里?即便陛下与朝堂诸公很快便有了决断,急递往来一趟也只用三个月了。朝廷既然令大人万寿圣节之前及时抵京,自然不会忘了计算时日。封舟船队抵达广州后,朝廷应当自有安排。”

翁万达叹了一口气:“无论是什么安排,及早启程才是正经。靖海伯、南澳伯,石提督,汪经理,马六甲这边诸事就劳你们费心了。杨都护已经启程,盼他到时,马六甲这里大事已定。”

“自然,自然……”

新设的南洋都护府虽然是一个军事性质的边陲机构,但马六甲对于大明十分重要。

除了武将、公司之外,自然还要以文臣为首,有许多民政、市舶、教化的职差。

这第一任南洋都护府的都护,竟是年轻的杨博。

杨一清逝世时,他和皇长子一同扶灵归葬,在云南有了昆明知县的经历。去年御驾北征,他也一路伴驾。

如今这南洋都护,品级并不高,只是正四品。

这既是因为南洋都护府如今只据马六甲一城,更因为不宜派遣份量够重的大员来此,以免南洋诸小国忌惮大明有一吞诸国之志。

大明力量重归南洋,需要徐徐图之。

现阶段,通过马六甲赚取海贸之利,统合诸族一起抵御必定不能止步的欧洲殖民者,才是第一等大事。

地处偏远,有胆来这里、思维足够年轻能学新东西、才干不缺的,朝中并非没有。

但在黄崖山一战时搁笔从戎前去相助俞大猷的杨博,皇帝对他的欣赏也是不掩饰的。

嘉靖八年中了进士授职,短短五年间便升到了正四品,杨博来做这个南洋都护,恰好既把品级先提上去了,又能在这里呆上足够长的时间。而且一旦再还朝,就有了一份对大明海上事业无可比拟的经验和经历,几乎也是板上钉钉的国务大臣潜力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断刃天涯
可以的话,其实我是想躺着过完这富贵的一生。奈何群芳谢尽的结局,令人不忍,只好稍稍努力那么一点点,不能再多了。
历史 连载 236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魔法龟Revo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历史 连载 37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人到中年纸老虎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历史 连载 11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恶的呃呃呃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历史 连载 34万字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三吃糖豆
贾琂穿越红楼,成为贾家庶子。觉醒听劝系统,凡是听从带着恶意的建议,都会触发一次良性逆转。王夫人:“我就让他多抄佛经,他怎么就成了书法大家了?”贾母:“我只是说身为庶子不能继承家业,要有一技之长,没让他发明曲辕犁,得圣上封赏啊!”贾赦:“我真是逗他玩儿啊,我贾家虽然是武将世家,也没让你成为天下第一高手啊,你用不着这么听劝吧。”贾珍:“我让他娶秦可卿是为了我自己啊,谁知道我怎么就中风瘫痪了呢。”贾敬:
历史 连载 1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