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好几个晴天,阳光都特别足。

后山的枣子已经摘完了,纪娍捡了好些出来切成了片,铺在竹晒匾里搁在了院子里头。

家里的葵瓜子,她也时不时地要拿出来翻晒翻晒。

这些事儿做起来倒不难,就是有些琐碎,十几个竹晒匾里的枣片挨个儿翻面也确实是个大工程,小婵就跟着她忙活这些。

纪枝则是每日跟着纪老三去山里头捡枯枝装枯叶,眼见着屋檐下的柴火已经堆得有半面墙那么高了。

除了柴火松针,他们二人还背了好些板栗回来。

圆滚滚油亮亮的栗子脱了栗苞,铺在太阳下晒干,再一层沙土一层栗子地放进瓦罐里保存起来。留着冬日里拿黑糖水煮来吃或者是跟红枣一起熬粥喝。

何氏则是在给家里人做棉鞋,她把旧冬衣里头的老棉花拆了出来做里儿,又寻了两件又破又旧的粗布衫子做面儿,成日地坐在院子里忙乎着。

几个孩子的冬衣她交给了刘婆子去做,一是因为她在针线活儿上面上手比较慢,怕下雪前赶不及;二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做工比较糙,怕白瞎了那么好的布。

她在从隋家带回来的几匹好布里选了橘红色的给几个孩子做冬衣,这匹布是棉布,软和又耐造,穿起来还舒服,是最适合不过的。

何氏还特意交代刘婆子给做大一些,几个孩子都到了年龄了,年头年尾的身长能差一大截。

纪娍尤为明显,自打那次磕破头醒来之后,饭量大增个子也跟着蹭蹭长,眼瞧着就要超过纪老三他闺女了。

“行!我给几个孩子做大一些,就是袖子长了,做起事来有些不方便……”刘婆子觉得冬衣本就厚重,若是还要再挽两圈袖子穿难免有些伸不动胳膊。

“这样,我把衣服做大一些,袖子先不做太长,能盖住手就行,到明年秋天再接上一截儿袖子也不耽误她们冬日里头穿。”她想了一会儿,决定还是让几个孩子穿得舒服些。况且接袖子这种活儿也花不了多少时间,明年她再给接上就行了。

“得亏是找你来做的,要是我肯定想不到这些。”

……

白日短黑夜长的这段日子,过得格外地快。纪娍觉得自己不过才眨了几次眼,寒月就要过完了。

最近连着三五日都是阴沉沉的,偶尔还会有冷风吹过。

虽说还没开始下雪,但是这天气已经不再适合翻晒东西了,纪娍和小婵就跟着纪老三还有纪枝进山捡了几天柴火。

虽说家里的柴火已经足够他们用了,但是多备一些总没什么坏处。

再加上刘婆子怎样都不肯收那几件冬衣的工钱,何氏就打算给她多挑几担柴火过去。

那几件冬衣做得特别精细,针脚密实又匀称,看起来板板正正的,穿在身上又软和又暖和,三个孩子都喜欢得不得了,何氏看着也开心。

衣服刚送来那一日,天还是晴的。她给几个孩子试穿衣服,没想到她们穿上就舍不得脱了,三个人穿着橘红色的冬衣蹲在院子里头给竹晒匾里的红枣片翻面儿,远处看起来跟三个熟透了的小柿子一样。

去给刘婆子送柴火时,何氏手里的针线活也才刚做完,五双棉鞋还有一件马甲,她愣是从从寒月下旬做到了冬月中旬,做了二十几天,差点儿要了她半条命。

她直庆幸当初那三件冬衣没留给自己做……

“一担就够了,李山家的也给我送了不少呢,我一个人也使不了那么多。”刘婆子正在家里忙着,听见外面有了动静就出来看,发现是何氏正在卸柴火。

她也没拦着,之前何氏送工钱给她,她没要,何氏就说要挑几担柴来。

这些日子她一直坐在家里缝衣裳,也确实没时间去山里头捡柴,于是就同意了让何氏送柴过来。

“使得了,一个人也是要一天煮三顿饭,烧两锅水的。”

“多些总没坏处。”

“你进去忙着吧,我再挑几担。”何氏边说着边伸手指了指天,“雪可说下就下了。”

这日的天空明显比前两日还要阴沉,怕下了雪后挑着柴火不好走,何氏就想趁着能挑的时候多挑一些。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挑来了几担柴火之后,刘婆子总算是将何氏给拦了下来,她带着何氏到屋子里坐下,给何氏倒了碗水,又给何氏塞了一包东西。

“这是什么?”

“我做完被子之后还剩了好些棉花,就做了几双棉护膝。”刘婆子把何氏手里的东西又拿了回去,将外面的布拆开了,里面包着的是一双酱色的护膝,填了棉花做得又大又宽又厚实,护膝上面还有三组绑带。

“给你一副,给石群家的赵五娘一副,给孙大树家的李三花一副,剩下的你帮我捎给李山家的。”说着,她又转身拿出了一副靛蓝色的。

“冬日寒风入骨,捆上这棉护膝身上能暖和不少呢。”

何氏看了看手里酱色的棉护膝,又看了看外面的柴火,还没开口说话,就叫刘婆子猜出了她的心思。

“可别再给我担柴了,真的够用了。”

“成,那我就收下。”

“李山家的我也给她捎回去。”

“你便替我再跟她讲一声,别给我担柴来了,已经没地方摆了。”

“好!我跟她说……”何氏一边笑着一边将两副棉护膝放进了空萝筐里,挑起了它们转身往家里走去。

雪就在何氏转身的时候,无声无息地落了下来,落在何氏萝筐里头的两双棉护膝上,落在后山中纪娍刚抓的一大把干松针上,也落在正在纪家门口面面相觑的几个人的发丝上。

村子里已经开始飘起了炊烟,正是该做午饭的时间,可纪家却出乎意料的大门紧闭着。

“这个时候,他们能到哪去?”一看见纪家紧闭的大门,沈管家心中便觉不妙,他上前喊了几嗓子发现果如他所料,无人应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混混中文网】《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读趣阁】《在北宋当陪房》【笔趣看】《青仙问道》《天命之上》《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我读屋【wo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鹅黄上柳条》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言情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二十天明
姜净春是尚书府千金,从小到大皆是金枝玉叶,她想要什么,便有什么。可独独她的表兄,侯府的那个小侯爷顾淮声,她求而不得。顾淮声出身侯府,如檐上雪,窗前月,他是族中子孙最为出色的后生,高不可攀。他喜欢什么样的人,姜净春便去学,张扬惯了的大小姐在他面前,素来乖顺。可饶是如此,顾淮声仍旧不愿多看她几眼。气急败坏的大小姐听了闺中蜜友的馊点子,趁他不注意之时,想要去亲他的脸,可不料及,顾淮声偏头,两人亲到了一处
言情 全本 20万字
咸鱼世子妃

咸鱼世子妃

如满月
【正文完结】沈芙是个苟且偷生混吃等死的,能嫁进高门显贵的安王府纯属是捡漏。与世子爷定亲的大姐姐突发恶疾,就让在沈家过得谨小慎微的沈芙赶着了。世子心里没有她,沈芙非常明白。她心里也没有他。这世子爷虽位高权重,却也是京城出了名的暴虐杀神,她才不喜欢呢。世子疏离森冷,新婚夜便离开,婚后更是几乎看不到人影,沈芙一点也不在意。她忙着讨好公婆,忙着享受王府的富贵,根本没有时间管那个对她冷漠无视的丈夫。她的要求
言情 全本 8万字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998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言情 全本 9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言情 连载 343万字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linnay
【本文文案】运夏市三中高一(10)班,是老师们避之不及的存在。高中毕业就要继承家业的富二代、父母离婚各有新家的没人管的孩子、大脑发育障碍的问题少年……全塞进了10班。平均成绩常年垫底不说,家里有背景的......
言情 连载 10万字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MM豆
李念意外穿进一本名为《庶子风流》的科举文中,成了伯爵府里的嫡长孙裴少淮。原文中:男主裴少津是庶出,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科考一道上步步高升,摘得进士科状元,风光无两。反观嫡长孙裴少淮,风流成性,恣意挥霍,因嫉妒庶弟的才华做尽荒唐事,沦为日日买醉的败家子。面对无语的剧本,裴少淮:???弟弟他性格好,学识好,气运好,为人正直,为何要嫉妒他?裴少淮决定安安分分过日子,像弟弟一样苦读诗书,参加科考,共复
言情 全本 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