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转载请注明来源:我读屋woduwu.com

“没错!”

“京师那些个老爷们也没把咱们当人看,到时候朝大军兵临城下,他们定然还会让我们出来送死。”

“况且这些个明军还要南下攻打京师,与其等京师城破,我等无家可归,生死难料。”

“真不如此时便早早投降大明!”

商议过后,几名老者眼中带着狡黠,快步上前拜道:“启禀大皇帝,我等愿投效朝,为朝效力!”

“哼~”

听到这话的瞬间,老朱一个没忍住却也直接轻笑出声。

也是看到老朱表情轻蔑,看向这些个百姓的眼中满是奚落。

徐达抽刀上前,直接将眼前几缺即斩首。

也正当在场倭人面露恐慌之际,徐达语气不悦,朗声斥道:“尔等将我大明视作何物?”

“为我朝效力,尔等又能如何效力?”

“来人!”

见老朱微微颔首后,徐达当即下令道:“若有赖在此处,不愿离开者,斩!”

“将.....将军,我等并非兵卒,我等可是百姓啊!”

当听到那老家伙话中竟好似有些依仗,甚至有股威胁自己的意思。

徐达懒得同他废话,直接下令将士提刀上前。

见此情形,那些倭人百姓再不敢信口开河,一个个忙四散逃离。

也是见识到这些乱民恬不知耻的嘴脸,徐达被气的甚至有些发笑。

“真当咱大明朝是捡破烂的?”

“就跟他们愿意投效我朝,是咱大明的荣幸一般!”

“徐帅有所不知。”李景隆也上前道,“听杂宗次郎言,福岛城中的这些百姓得知我军兵临城下后,立时便要出城逃难。”

“甚至聚众哗变,逼迫这福岛城主出城迎击我军!”

“哼!恬不知耻,不知守土只是求生,要他们又有何意!”

怒斥一声后。

徐达似想到什么,顺势看向李景隆道:“于长野城你收降的那名倭人将领?”

“回禀徐帅,杂宗次郎不幸死于乱军之郑”

待李景隆完,徐达、李文忠几人都是心知肚明的点零头。

紧接着李文忠便满脸笑意,看向徐达、邓愈二人出声道:“福岛城既已攻下,就是不知谁为首功!”

此话一出。

徐达、邓愈二人也瞬间来了精神。

实话,他们三人本就是国公,区区一城的功劳他们还真不在意。

只不过这关系到他们三人究竟是谁教子有方。

论起这个,三人还真想分个高下。

“起来!”邓愈率先有些按耐不住道,“我同镇儿率兵斩杀的敌军应当是最多的,如此算来,头功应是我家邓镇的吧。”

“不对不对!”

徐达随即摇摇头道,“允恭率先领兵登上城头,如此你们两个才能带兵上城。”

“允恭才应该是首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风起1936

风起1936

陈氏刀客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历史 连载 64万字
抗战之火线精英

抗战之火线精英

九耳猫
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分享书籍抗战之火线精英作者:九耳猫
历史 连载 469万字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历史 连载 527万字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天海山
【架空历史爽文,尽量贴合原时空】人在法兰西,刚进凡尔赛,身份王太子。唯一的问题是,现任国王是路易十六,两年后就会被咔嚓……既然老爹和大臣们都靠不住,只好自己动手整顿法兰西了!先随便赚点小钱,解决困扰国家上百年的财政危机。再狠狠敲打心怀不轨、谋图夺权的贵族们。然后抄了占据大量土地不劳而获的教会。工业、科技、农业、商业齐头并进,我,就是法兰西最伟大的王太子!那一年,小英子纠结同盟大军压境,我直接端了他
历史 连载 18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凤凰北斗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历史 连载 138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有时糊涂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历史 全本 8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