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屋【woduwu.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汉永存》最新章节。

第217章继续杀子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并未留下子嗣。

不久之后,王太皇太后颁发了诏令,任命王莽再次担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同时掌管军事命令和禁军。

此后,王莽扶持了汉平帝登基,汉平帝刘衎,原名刘箕子,为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这家伙当上皇帝的时候才9岁。

9岁能干啥?繁衍后代的能力都没有,更别说处理政务了。

所以,理所当然的,王莽就代劳了,他开始行使皇帝的权力。

最开始,他除了灭了董贤,其他地方还不错,兢兢业业的,赢得了朝野的拥护和爱戴。

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无遗,或者说假王莽开始跟随历史了。

他就像是历史上的一样,开始排除异己,先逼迫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然后提拔那些依附自己的人,铲除那些触犯和怨恨自己的人。

假王莽深知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须加强自己在朝廷中的势力。于是,他主动巴结当时备受尊敬的儒家大师大司徒孔光。

孔光这老家伙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后和朝野的敬重,但他的性格胆小怕事,过于谨慎。

假王莽一方面主动接近和拉拢孔光,推荐孔光的女婿甄邯担任侍中兼奉车都尉,另一方面以王太后的名义逼迫孔光为自己宣传造势,利用孔光的上奏影响力为自己排斥异己的工具。

于是,他成功弹劾了何武与公孙禄,将他们免去官职。此后,又以各种罪名陆续罢免了中太仆史立、南郡太守毋将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内太守赵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剥夺了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的爵位……

与此同时,假王莽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党羽,以他的堂弟王舜、王邑为亲信,用自己的亲信甄丰、甄邯主管纠察弹劾,平晏管理机要事务。

王莽平时总是表现得严肃认真,当想要获得某种利益的时候,只要稍微示意一下,他的党羽就会按照他的意思纷纷上奏。

然后,王莽就会磕头哭泣,坚决推辞,从而对上迷惑太皇太后,自己的姑姑,对下掩盖自己的野心。

“新皇登基,应该改元,改元元始吧。”

王莽目光平静,他只是做了历史记载的事情。

于是,巧合的出现了,元始元年竟然是后世的公元1年,如此巧合,太过诡异。

元始元年(公元1年),大臣们向王政君太皇太后提出建议,他们认为王莽的“定策安宗庙”之功应当与霍光一样获得应有的封赏,并且应该更高,封安汉公。

“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则生有美号,故周公及身在而托号于周。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宜赐号曰安汉公,益户,畴爵邑,上应古制,下准行事,以顺天心。”

当年,宣帝根据霍光的“定策”之功,下诏把河北、东武阳的一万七千户加封给他,使其所享食邑达二万户,前后共赏赐他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色绸帛三万匹、奴婢一百七十人、马二千匹、住宅一所。

两万户的食邑为大汉侯爵最高的了,牛如霍去病,最高也就一万多户。

王莽得知这一消息后,向王太皇太后上书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共同制定策议的,希望先奖励他们四人,而后再考虑他自己。

他不顾太后的多次诏令,坚决推辞,大臣们不断向太后建议,王莽推辞再三之后最终接受了“安汉公”的称号,但始终拒绝接受封给他二万八千户食邑俸禄。

这呀的,两万八千户,比霍光还牛了。

太皇太后乃下诏曰:“大司马新都侯莽三世为三公,典周公之职,建万世策,功德为忠臣宗,化流海内,远人慕义,越裳氏重译献白雉。

其以召陵,新息二县户二万八千益封莽,复其后嗣,畴其爵邑,封功如萧相国。以莽为太傅,干四辅之事,号曰安汉公。”

此外,王莽与其三大亲信升任“四辅”之位: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当中最重要的位置。

他们四个人共同担任辅政大臣,掌握着朝廷的大权,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力量。

他们的决策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发展方向。他们的行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评价。他们的政治野心也越来越明显和强大。

在这个时期里,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无遗,他开始排除异己,铲除那些触犯和怨恨自己的人,大力提拔依附自己的人,并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党羽。

他利用孔光的上奏影响力为自己排斥异己的工具,他甚至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评价。

政治野心也越来越明显和强大,甄丰以高位姿态坐镇中央,为少傅,他的地位凌驾于所有公卿之上。

王莽,为安汉公,以及四辅平决的决策者,独揽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王莽建议首先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进行大规模的封赏。这些封赏不仅是对他们的荣誉,也是对他们祖先的敬仰和尊重。

接下来,王莽提出应该表彰在职官员,提升宗庙的礼乐,让百姓以及孤寡老弱都得到恩惠。这些措施不仅可以让社会更加和谐,也可以让人们更加敬仰和尊重朝廷。

同时,王莽建议对平民士人实施优惠政策,以重新赢得全大汉的赞誉。这些政策将使社会各个阶层都受益,从而加强朝廷的统治地位。

其次,王莽建议太皇太后王政君以身则,过简朴的生活,并捐出钱财百万、田地三十顷以救助民众。

这将会引发百官的仿效,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每当遭遇水旱灾害,王莽都以身则,只吃素食,不饮酒吃肉……

这么看,这简直是活着的圣人,大家看,这人在发光,全身都在发光……

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大旱,并发蝗灾,受灾最严重的青州百姓流离失所。

在王莽的带领下,二百三十名官民捐出土地和住宅来救济灾民。在灾区,他们普遍减免了租税,并为灾民提供了充分的抚恤。

还撤销了安定郡的呼池苑,将其改为安民县,用来安置灾民。甚至在长安城中,王莽也为灾民建造了一千套住宅。

大司徒司直陈崇为了宣传王莽的功德,上表称赞他的伟业,说他可以与古代的圣人相媲美。

陈崇的赞誉让王莽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更加广泛,他的善举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尊重……

不得不说,假王莽遵循历史的脚步,做得非常好,一步步向着最高的位置走去,他掩盖自己的野心,导致许多人最多以为他只是下一个霍光。

王莽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卫氏家族会瓜分自己的权力,于是将汉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并且禁止他们回到京师。

夜晚,长安城,王莽的嫡长子王宇的府邸内,此时的王宇已经23岁了,王莽47岁,这么一算,应该是14岁的时候生的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我读屋】地址:woduw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历史 连载 42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插柳成荫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历史 连载 90万字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月关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历史 连载 197万字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历史 连载 414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历史 连载 464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浮云里的风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历史 连载 496万字